网站首页 | 机构概况 | 规章制度 | 通知公告 | 通识课程 | 新闻动态 | 立人讲堂 |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立人讲堂>>正文
管理系统
友情链接
立人讲堂
多读书、读好书
2016-12-08     (点击: )

王跃文

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这么一个美好的周末,我们一起在这里聊文学这么一个深沉的事情。本来想聊一聊我们小说创作、文学阅读,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话题太长,展不开,田老师说今天到场的主要以新生为主,我想跟大家就阅读谈一谈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我想跟朋友们说:我们要多读书。读书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是坚持读书或是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其实并不多。我可以说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都很崇尚读书,我们知道古人有很多关于读书的经典故事: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取光、囊萤映雪等等。但是当代人读书的习惯并不好。曾经有一个榜单,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过,全世界人均每年读书最高的是以色列,人均每年六十多本;其次是日本,四十多本;中国人人均每年读书的数量排的很后很后,平均只有六点几本;但是就凭人均每年读书六点几本这个数字我相信是不太乐观的。为什么我们当代中国人的读书习惯不好呢?原因应该很多,我也没做过研究,但是我感觉我们过去几十年的这种国民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的这种教育方法,让读书这种本来是一个美好的活动让人感到枯燥,一件快乐的事情被弄成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最近我到国外访问的时候,跟一位驻外使馆的一位外交官交流,我更坚信了我的这种认识。他说:因为他们夫妻俩都是外交官,小孩跟他们俩长期在国外生活。外交官也是几年要换一个国家,四年一换到其他的国家去,他们每换一个地方都把他们的小孩放到当地最好的学校去上学。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历史课,我们的历史书能够让我们知道一个朝代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中间发生过哪些重要事件,经过了哪些皇帝,附带的讲一些科技史、文化史,或者是农民运动起来把这个王朝推翻了,然后有一个新的王朝又诞生了,基本上就这么一个接替更新的一个王朝更替蔓延下来。他就跟我说他的小孩上初中的时候,学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们这么教学的,每个同学发一本书——《希特勒的战绩》,然后你再规定的时间里把这本《希特勒的战绩》读完,首先这本书是一本充满趣味的书,而不是我们那种单乏的教科书、课本,读完之后你提出六个问题:希特勒怎么样在德国崛起的;根据当时德国的经济、政治,各方面的一些情况,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军事格局,为什么会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军队用的哪些武器;在这次世界大战当中,用了哪些高科技,又催生了哪些高科技等等问题。这样一来,把整个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科技史全部贯穿起来,而且这个同学们自己提问题、自己去找资料、自己去研究,老师绝不给标准答案,也没有标准答案。他钻研式教学,这也使阅读成为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养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过去读书是一件很苦事情,那么我们上大学之后要自觉的培养读书的兴趣。

到底我们大学阶段要读多少书,我记得过去我们老师会给我们开一个长长的书单,我记得我们那个时候我们中文专业开的书单是两百多本,我们当时都是专科,你们现在都是本科四年,我算了一下四年有一千四百六十天,至少要读三百本书,那也就是说平均四五天要读一本书。严格说来,摆在我们桌上的教科书不是书,如果说在中小学阶段我们是需要老师辅导下学习的话,那么我们现在进入了大学,主要就是自主学习。如果说把知识比作一个宝库的话,那么摆在我们桌面上的教科书,比如说文言理论、文学基本原理、古代文学史、世界文学史这些不过是一张藏宝图而已,指引我们去读原著。当我们的老师在课堂讲到柏拉图的时候你就要读《理想国》;讲到孔子的时候,你就要读《论语》,这样才叫读书。所以第一点跟同学们交流的一个经验就是要多读书,至少要读三百本书以上,在四年当中,这还只是个开始,以后继续读。怎么样才算是读好一本书呢?不是说我们应付掉了大学阶段的考试我们就把书读好了,各位都是很聪明的孩子,要应付考试太容易了,各位都是学霸、考霸。我们通过几年的读书能够建立自己的知识方向,能够寻找到以后你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作进一步的深入阅读和研究,实现了这两条就达到了我们四年读书的目的。首先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比如说学中文,我知道、我所了解的这个知识范围大致的基本情况是怎么样,我必须要了解的;然后通过广泛阅读,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专攻自己的方向。这是第一个方面,多读书。

第二,多读一些文学书籍。阅读是多方面的,各个学科,与专业有关无关,只要自己感兴趣就都可以阅读,但是作为一个作家,田老师说:今天来的主要以文学院的为主。我也想建议同学们:多读一读文学书籍。刚才田老师介绍我的时候说到了一句我说过的话:假如没有文学,人类必将灭亡。那是我在华东振华大学讲过的一句话,我是很讨厌网上的标题党的,但是今天我也做一回标题党。为什么我会这样说?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走到现在,就是因为我们的物质创造能力和物质改造世界、征服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其实这只是一个表面,根本的原因是我们越来越聪明了,简单来说是这样。通常我们说我们智慧形成的东西叫做智商,衡量我们精神世界的叫做情商。在我看来,智商和情商一直是相互关联的,我不相信一个没有情商的人他的智商是很高的,文学就是培养人的情商的。文学会让我们认识世界的眼光更加开阔;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广阔的世界;可以柔软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心灵、照亮我们的心灵。特别是我觉得在我们中国,文学这种文化比其他民族来说更加重要,比如说在那种有宗教信仰的国家里,灵魂是有所依托的;而我们是一个绝对世俗的国家,没有宗教,那么我们的所有的传统、所有的信仰、所有的关于天地的一些东西大量的附着在我们的文学作品当中,包括我们中国人的一种民族心理,都是用文学作品去著作的,包括我们自古以来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学,意义非常的重大,我们多读一些文学作品有好处。

第三,多读经典作品。这个经典作品不仅指文学作品,还包括其他的书籍。世界上的书是读不完的,一定要读好书。经典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我也听到有人说:现在动不动就去读那些一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太难读了,包括有些作家都觉得读《战争与和平》等书籍太枯燥了。我们读书也像交朋友一样,喜欢的就交,不喜欢的就不交,原则上是这样;读书也可以这样,我喜欢读的书就多读,我确实不能接受的就了解一下都是可以的。但是凡是经典的都读不下去,那可能问题不是出在经典,而是在我们自己;就跟交朋友,跟所有的人都不能交朋友,那就不是人家的问题,可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了。所以有时候我听到有人说:过去那些经典,非常冗长的,就读不下去了。我是心里、暗地里冷笑。我说的经典永远不会过时,就有人反驳我,那人类那些最早的、很老的那些经典,文本都过时了,那些经典难道还好吗?事实上,我们回忆一下,我们人类最早的经典一般在文本上都是很要紧的,比如绘画体等等,篇章也很短,但是它们为什么会流传下来,因为它们都是经典。那些经典在我看来都不会过时,比如说我们人类最早的经典——宗教的经典,佛教也好、伊斯兰教也好、基督教也好,都看上去很简单,但是我们去读去温习的话,如果没有感觉,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比如说大家都学过的一些课文: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故事非常简短,而且那种想象的奇特、那种浪漫主义,确实应该说是叹为观止。像《山海经》这样的经典是我们中国神话小说的起源,也是我们的先人认知世界的方式,应该说是我们的民族心灵的养成有着重要影响的,我非常喜欢读这样的经典。再比如说读《论语》,《论语》里面不但有很多哲学、伦理、各方面的道理,其实在我看来传下来的这些经典它都是非常有文采的,比如孔子说过一句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个经典为什么会一直流传下来?因为它非常的有文采,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做文学作品去读。比如《论语》里面有一个季康子跟孔子的对话——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其实我们读这个话,除了可以读出治国理政的道理和当中的文学手法,比方说把君子比作风,把小人比做草,风会压过草,用这样形象的比喻跟季康子来谈治国理政,除了这些东西之外,我们还可以读到历史里面的很多意味深长的东西。

说到这里我就展开谈一下,同学们读书读的多了有些思路就可以理清,读到这个的时候,我就想到我们中国社会五千多年的发展,那个军权跟臣权、民权的一个关系,在我们的封建社会,它是一个军权越来越高,相权和民权越来越低的走。我们知道现在有个词叫做“诽谤”,就是无中生有去诋毁别人,最早的意思是宫门前有一块木头叫做“诽谤木”,老百姓有什么意见就提在木头上,让君王知道。“诽谤”最早的意思就是向君王提意见,那个时候老百姓跟君王之间的关系是互通的;后来慢慢的到了孔子的时候,虽然季康子不是君王,但是我们读历史就知道他是把儒国当季家,他的地位跟君王差不多,但是孔子跟他对话的时候都是一个平等的,而“孔子对曰”,“对”字就是回答的意思,可以看出他跟季康子的关系是平等的,如果是后来臣子给皇帝回话的时候是“奏曰”,下人对上级回话就是“回”,这里是“对”,所以还是比较平等的。到了晋朝的时候,一个皇帝生了一个儿子很高兴就赏赐各位大臣,有一个大臣就拍皇上的马屁说:您得了皇子,我们没有任何的功劳,为什么还要这么丰厚的赏赐我们呢?原话当然是古文,这个话到后来发展到很专制的时候是会被杀头的,结果那个晋代皇帝就哈哈一笑,他说:我生儿子的事情还是不能让你们有什么功劳吧。就开个玩笑就过去了,这说明在晋代的时候,大臣跟君王的关系还是比较平等,比较融洽,但是越到后来越专制。到了宋朝的时候,开国元勋赵旉有一次上朝的时候发现他平常坐的那张椅子被太监搬走了,太监自己肯定是不敢搬的,当然是皇帝赵匡胤让太监搬走的,从此以后大臣在皇帝面前没有坐着的,只能站着;而到了清朝,站都不行了,只能跪着,我们看清宫戏的时候就会看到这么一个情况:大臣奏事如果做得好,皇帝高兴就会说“赐座”,不太懂得我们历史细节的编导就会让太监搬一张椅子过来让大臣坐着。其实这是不对的,清朝的时候都是跪着的,皇帝说赐座就是你可以把屁股往脚后跟上移一下,这就是赐座。刚刚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读书应该涉猎宽一些,同学们要把书读通,多读经典,应该说从古至今所有流传下来的经典的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的,如果作为我一个作家来读的话,觉得经典都有文学,比如说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读一读《圣经》,把它作为神话故事也好、文学作品也好,比如说《创世记》:起初神创造天地,地上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读这样的文字多安静,这种文字非常的安静、非常的庄严、也非常的简练,这是最好的文学作品。沈从文先生他有一个诀窍,我是在他自己的文章里面看到的,他写作的时候旁边会放一本《圣经》,放《圣经》并不是要求菩萨保佑,而是当他写作没有灵感的时候他就拿出来翻一翻、读一读,读几段圣经那个灵感就回来了,可见圣经其实是很好的文学作品,比如说:你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耕、也不种,上天就能养活它们,难道我们还不如那天上的飞鸟吗?这样的一个片段,像诗,所以说我们要多读经典。

第四,要多读实体书或者纸质书。我要专门跟我们的年轻朋友们说,少读一些网络上的东西。应该说在我们当代贡献最大的是网络,但是同时伤害也比较大,它是一把双刃剑,其中对我们阅读习惯的伤害是非常大,很多人都已经离开书香了,过去我们说书香万里、万里书香、书香门第,就是书香的感觉慢慢的淡去,我们慢慢的习惯网上的小说,尤其有些我们年轻的朋友读那个网络小说,不是说那个网络小说完全不好,但是我要告诉同学们:中国的网络文学的创作情况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我们现在的网络文学现状,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有一个巨大的人口机制,就让我们的商业网站有一个盈利机制,只要我们任何一个网站只要卖的好,就有一个庞大的粉丝群来支撑这个网络创作,那么反过来这些网络作家们要在网站上保持足够的点击量,必须保证每天要创作两三万字,文学创作是一种高智力的劳动,钱钟书先生写《围城》的时候每天写五百字,写好以后让他的夫人杨绛先生看一遍,然后他在誊抄一遍就放在那里等着定稿再不管。但是我们现在的网络作家每天要写三万字,我说我写两三万字让你录入看怎么样,每天录入两三万字都是很吃力的劳动了,何况他还是智力劳动要写作,那么这样的写作节奏能写出好东西吗?中国的网络小说发展的很快,但是到底怎么样我敢说谁也说不清楚,谁也没有权威去说,为什么?几百万字的叫做短篇小说,上千万字的叫做中篇小说,几千万字的叫做长篇小说,谁去评价?如果我们钱教授是做网络文学研究的评论家,如果他要把这个评论家当好,我可以说本来可以活到一百二十岁的活五十岁就差不多了,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让你把这么海量的东西看完呢。我们要做文学评论是要建立在一个阅读的基础上,你没有做全面整体的阅读,你做的结论都是瞎说,所以朋友们对网络文学要保持警惕,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对于网络文学,我们目前的网络文学创作的现状就是我们商业网站的特殊的运行机制、营销模式所决定的,也就是网络文学被网站的运行和营运模式所绑架,其实最早我们网络文学刚刚兴起的时候,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家,出过很多好的作品,但是后来第一拨作家慢慢淡出了,他们也吃不消。中国中协有一个鲁迅研究院也办了一个网络助学班,结果发现老师在上面讲的很吃力,下面大半以上的作家在趴着打瞌睡,为什么?因为他要通宵创作完成今天的作品,要不然他的那个排名就掉下来了,收入就会受影响,他跟网站的合约也会受到影响,晚上通宵写作,白天上课的时候肯定会打瞌睡,总而言之:请同学们保持对纸质书阅读的习惯,多读纸质书籍。

最后还是强调一下读书的重要性,我跟年轻的家长们、包括我自己家庭里面的我的后辈说:你们也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如果你们养成了,为了你们的后代,每天吃完晚饭、家务收拾完之后拿一本书装模作样的看,让你家里两三岁的小孩知道,人生在世,捧着一本书这个事情是最美好的,而且这个是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必须做的一个事情,从小耳濡目染,让你的小孩明白人活着除了吃饭、睡觉之外,还必须这样,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代一代的培养我们中国人的习惯。

最后祝同学们在吉首大学四年的大学生活当中多读书、读好书,取得丰富的成果。谢谢!

王跃文简介

王跃文,男,汉族,湖南溆浦人,1962年9月出生,当代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

1984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溆浦县政府办公室工作,后调入怀化市政府办公室,湖南省政府办公室,业余写小说。1989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曾获湖南省青年文学奖,从2010年10月起,专职写小说。有中国官场文学第一人之美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国画》、《梅次故事》、《亡魂鸟》、《西州月》、《大清相国》;小说集:《官场春秋》、《没这回事》、《官场无故事》、《湖南文艺湘军百家文库·王跃文卷》、《王跃文作品精选》、《王跃文自选集》、《官场王跃文》、《漫天芦花》、《天气不好》、《今夕何夕》《漫水》;散文随笔集:《有人骗你》、《我不懂味》、《胡思乱想的日子》。2014年8月,中篇小说《漫水》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关闭窗口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06.8 首页 [吉首大学素质教育中心](http://szjy.js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0743-8312916 电子邮箱:jdszjyzx@163.com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