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历史与文化学院罗康隆教授
主持人:素质教育中心副主任李超
话说文化这个主题一直是我想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的一个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讲座。刚好,李超老师今天所开设的 “立人”素质教育讲座也就成为我长期以来想做的民族学与人类文明系列讲座的第一讲。这两者的结合能够让我有这样的机会与我们学校的部分老师和学生分享我多年理论思考和实践的一个成果,所以在这个理论里面我准备分两个方面与大家分享:第一部分是我在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田野调查中所获得的一些图片来解说这些民族的文化价值何在?第二部分是通过我自己对关于文化的一些理解和反思做出一些判断,当然这一判断我认为不存在自己是正确的或者是错误的,只在于自己的思想与大家交流,由此获得更多的一种思考方式和审视问题以及理解这个问题的视角而已。所以今天晚上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各位老师和同学分享这次经历,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成长的过程,也是一次与大家分享自已一个成果喜悦的过程。
首先我们进入图片环节:在我拍摄的图片中我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六个民族。第一个是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藏族,就是以拉萨为中心的青藏高原、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区的藏族;第二是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东北西部地区;第三是宁夏的回族和甘肃的撒拉族;第四是我们中国南方的两个民族,苗族与侗族。
图片3:这张图片大家熟悉吗?这张图片叫做牛头碑,位于青海马多县,位于海拔4640多米的一个山坡上,它的下面就是佛卡寺院,它们代表着中国藏族文化的一点典型部分,与拉萨的布达拉宫的结构和文化组成一个整体。这个牛头碑和佛卡寺院是位于拉萨的西北部,属于黄河语言,即三江语言的源头。去年我到黄河源头考察的时候感触很深,我们的黄河水资源越来越匮乏,巴颜郎玛山的雪线不断的往上升。我们考察团一共40余人,真正到达目的地的只有16人,所以很多人进入这里是非常紧张的,高原上没有草原,都是沙地,加之水源匮乏,人们对其感触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在思考,在反思,中国这个地区,为何会产生这样一个局面。
图4:这是藏族的一个圣地,关于鄂陵湖和扎陵湖,大家可以在中学的教材里找到,鄂陵湖就是黄河源头西北角的一座湖,湖水慢慢地流淌,经过了青海,流出了高原。在个圣地的旁边有个佛卡寺院,它守护着中国的黄河源头。我去过4次,我不敢在这个湖里洗手,因为这是藏族人的圣水,也是中华民族的圣水。但是,我的老师居然去那里洗了脚,为此我写信批评了他。作为中华民族黄河源头的圣水、藏民族的圣水,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玷污它,而是应该让它圣洁地流下去。
图5中的人物是藏族英雄格萨尔,他是藏民的英雄,尽管他的头像不大,只有1米多高,但是他在藏民心目中是神圣的。
图6更为神圣,叫玛尼堆。每块石头都刻着六字箴言,当然这里石头不是最多的。在玉树大地震的时候,其中有一处玛尼堆有1亿零两千块石头,每一块石头都刻着六字箴言,都刻着藏民的信仰,这些都是藏民一块一块堆垒起来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稍后我将作出解答。
图7:青藏高原上的草并不高,去过的人都知道,它们很矮、很坚硬,当人坐下来是很扎屁股的,它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柔软,因为它常年被冰雪覆盖,必须适应高寒气候,尤其是在冻土层里长出来的草。正如大家所知只要温度低于12摄氏度,草就无法生根。超过海拔4500米,便是永久冻土地带,即土层下面常年都是冰块。有一年,我们在这里挖了很多样方,挖下去不到一米,温度便是零摄氏度,只有在80厘米以上才有土层,或说才有腐殖层,这都是数千百年来,植物、动物遗体腐烂堆积而成的。这些草是从腐殖层生长出来的,它们的根是抵达不到12摄氏度以下的冻土,更别说冰层以下,所以我到了海拔4600米以上的玛多县,没看到一棵树。只有武警部队用塑料做成的一些棕榈树和热带植物,那地方连灌丛都没有,只有小草。
图8是内蒙古,这是靠东北地区的蒙古草原,这里草肥、湖美、牛羊多,东边就是大兴安岭,在森林的庇护下,水源源源不断,供养着这里的牲畜。
图9-10是风力发电机,在内蒙古草原处处可见这样的设备。
图11-13,工业化时代下的草原基本被破坏了,这是中部偏西的四子王旗,阿拉山的东南部。图十三显示的是我们在采集草的样本,这里有芨芨草、针茅草、骆驼刺。有的地方草很少,我们是用牙签挑的,在图片上我们可看见草,但实际上这里几乎寸草不生。
图14,这是宁夏和甘肃,沙漠就在黄河边上,下面是黄河的转弯处,黄河涨水时可以淹到河堤。如今国家在治理,因为从包头到兰州的火车必须穿过这个沙漠地区,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工程。
图15是人工沙障,今年中国科学特等奖就是人工沙障,沙障解决了中国包兰铁路被沙漠覆盖的问题。这是科学家设计出来的,实际上,我去考察的时候,觉得民间知识更为有效,民间方法更为科学。不过沙障也是来自于民间,但农民没得到科学奖励,也没得到国家的重视,他们把麦杆扎在沙漠里,用黑色塑料网格拦住,风吹的时候沙子不容易飘进来,网的四周可以栽一些耐旱的植被,从而缓解沙漠化。
图16:沙漠旁边就是黄河,图16是我的学生前往考察途中坐在用羊皮制作的皮划艇上。
图17中的西瓜非常可口。这里的西瓜是2008年中国奥运会的指定西瓜,产于宁夏中卫县喊叫水乡。这个地方的西瓜叫做沙西瓜,这里是回族区域。但真正利用沙、石头来控制温度和水蒸气这个方式种植西瓜的是撒拉族,他们就居住于黄河上游、中游两岸。这个民族长期将河里面摸出来的石头或从山里面打出来的石头覆盖在土壤上面,利用昼夜温差原理凝聚水珠,从而滴灌植物。白天的温度时常超过70度,晚上有的地方就只有7、8度或3、4度,甚至零度。撒拉族就里利用昼夜温差这个原理,积聚了大量的露水,来滴灌植物。我们的同学做实验很辛苦,每天早晨5点钟就要把设备放入到地里面去,到下午17点取回来,观察在里面蒸发了多少水,晚上凝聚了多少水,温差是多少。撒拉族和回族利用这种传统方法解决很多问题,这是他们能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原因。这里的西瓜很大、很甜,平均每个有18斤,西瓜成熟的比较晚,在8月份以后才成熟。
图19:这是彝族,位于四川、云南和西藏交界处,这里以农业和牧业为主,盛产青稞、小麦。他们牧场的方式不同于内蒙古和青藏高原,他们主要是以水牛为主。而青藏高原是以牦牛为主,内蒙古高原则是以羊为主,这些都是商业化的结果。就传统而言,都是五畜并存的,在内蒙古草原有牛、羊、骆驼、马。在青藏高原以牦牛为主,还有其他动物;在彝族地区也有牛、马、猪、羊等动物。这三个区域尽管都是以畜牧为主,但是他们的放牧方式是不一样的。内蒙古草原五畜并存的时候是根据时间的变化南北向的流动,也就是以纬度为准由南到北,由北到南,根据时间的变化而移动的。在很冷的时候,甚至凝冻的时候,牲畜是往南面走的;在夏季的时候,牲畜是往北面走的。但是在青藏高原和四川西部的川西高原的放牧并非如此,他们的放牧是根据垂直移动的,夏季把所有的牲畜赶到山顶上去,冬季把所有的牲畜赶到河谷地带,它们在山顶和河谷之间流动,所以我们到了青海,到了西藏,去了很多学校,尤其是暑假去学校的时候,我们都看不到学生回家,学生都在学校,他们之所以留在学校是因为他们找不到家。在夏季,学生的父母亲由于放牧而不断向山顶流动。只有在冬季的时候,放牧到了固定的河谷地带,学生才能找到他们的家,在那里没有通讯网络。
图20:在四川、云南和西藏的交界地区那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处于半农半牧的地区,人们以定居的方式生活。图20是一个临时的住所,它周围用栅栏围起来的区域用于放羊,在夏天的时候,山民在这个区域会种植云菜,并以这种蔬菜为维持生活。图21也是他们临时的住所。
图22:这幅图拍摄于西江,西江是贵州雷山县苗族的一个村寨,也可以说是中国苗族乃至于世界苗族最集中的一个村落,它坐落在三个山头,这个地方非常漂亮,稍后我还要介绍西江为何如此密集,成为一个不可思议的一个区域。按照传统上说苗族以刀耕火种,牛耕方式为生,他们是游动的民族,但这个地方却是拥有庞大规模部落——西江苗寨。
图23:这也是贵州的一个苗族。从江县岜沙族装束非常的原生态,最突出的就是他们的头饰,我们从图25、26中可以看到男人的头饰是垂直向上的小短辫,周围剃光,没有头发,这个民族很有特色,他们这个区域已被开发成旅游区。这个村落里是没有坟墓的,这个民族对每一个已故的人都是在山里种植一棵树,这棵树就代表这个人的存在,因此这个区域的森林十分茂密,至古以来都是如此,他们也是中国公安部唯一允许保留枪支的一个民族,他们长年要在山林里狩猎,因此也叫做枪手部落。
图27是中国西南的石漠化地区。它是贵州的一个苗族,这个地区几乎寸草不生。云南的石林、广西的百色、贵州的黔西南等这些区域几乎都已石漠化。目前云南石林已成为一个旅游区。我于前年给贵州省长写过一封信,建议他们不要将居民迁移,不然这些地区会更加石漠化。我们查了许多文献,证实过去这个地方的森林是茂密的,生物是多样性的,植被是繁茂的。从他们的神话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苗族神女问当地居民是喜欢吃蘑菇还是鱼?祖先说:我们不喜欢吃鱼,我们喜欢吃蘑菇,于是神女把水退了,鱼就没有了,但青山依旧存在,所以居民依然采蘑菇过日子。在清末民初时期,从文献中可以看出这里的山民是靠卖水果为生。此地气候好,降水充足。至今我们依旧可以看见大树,只不过它们在不断消失,这些植被也在消失,尤其是近40年这种情况更加严重。由于我们文化的错位,认为此地可以砍伐森林大炼钢铁,认为可以种植人们很熟悉的植被,比如说玉米。于是,人们边伐边种,导致水土流失。在夏季此地区温度高达70摄氏度,鸡蛋都能烫熟,如果穿越此地,人们会感到肺在灼痛,我们走过几次,很危险。现在自然人类学专家正在治理这些问题,图上的标志是我们做的,治理就是利用当地民间技能保护植被,从而恢复生态。如今,我们已经开始实施,计划五年时间让此地的森林茂密起来,我们不依靠所谓的高科技,而是依靠民间智慧,目前正在启动。
1986年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去过此地,今年4月份我又辗转到此地。此外我还建立了中华蜂保种基地,我们现在吃的蜂蜜都来自于洋蜂,这是中国从加拿大引进的西洋蜂种,而中华蜂个子小,很苗条。近90年来,中华蜂濒临灭绝,它们不断被西洋蜂驱赶、围剿。在中国的东南沿海,中部地区中华蜂已经绝迹。只有东北的西北部即内蒙古草原,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的西南地区还仅存一部分。这些地方为洼地,外来蜂很难流入,只要人为的切断西洋蜂的运输流向,中华蜂是可以保种的。中华蜂保种不仅仅是为了采蜜,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中国大地生物的多样性。西洋蜂只能在坚硬的花蕊上采蜜,比如说油菜花,但是在开花的草与细小的草上无法采蜜,花是靠授粉而延续的,没有蜂蜜去采蜜,这个物种就会绝迹。细花只有靠中华蜂去采,众所周知,花粉传播是植物繁殖的最重要的途径,没有了中华蜂传播花粉,细花植物也就死亡了,蜂的种群也会因此就受到限制,因此控制西洋蜂的入侵势在必然。
图29是侗族地区,是贵州黎平肇兴侗寨,这里的景色十分迷人,比凤凰还美,但还未开发成旅游区,现在正在筹备中。这里有仁、义、礼、智、信五大家族,五个鼓楼,五条河流,这里是汉族文化与侗族文化交融的一个区域,这些建筑不是为旅游而做的,都是民居,侗族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
图31是侗族的风雨桥(广西三江的城阳桥)。曾经的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到此提了一首诗而闻名世界。在当年,它是中国第一桥,如今有很多桥超过了它,如怀化芷江县和贵州锦屏县的风雨桥。
图32是湖南省通道县黄土乡的普修桥,这里的侗寨依山傍水,景色十分迷人。
图34是我于五一节去贵州黎平县黄冈村时所拍摄的照片,这是我们其中的一个田野调查点,它是侗族最典型的一个区域,吉大在全国共建立了17个田野点。图34是侗族习俗“打三朝”,是指小伙子嫁给女子时举办的“打三朝”,图中显示的礼品来自于男方。共有7坛酒,每坛酒19斤;还有200多担米,每担米10斤,每担米中有6个鸡蛋。这些米是作为酿酒的材料,酿成女儿红。等到女儿长大出嫁或男子大寿时,便以这缸醇厚的黄酒宴客。这个民族给他们的后代留下一笔丰厚的财产。这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民族,除此之外,新郎新娘的亲戚需帮他们植树,因为树可以作为嫁妆,可以建房子,这是一个凭着智慧生存的民族。
图35是侗族在2011年春节时举办的一个联欢晚会,他们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不需要导演、不需要音响设备,他们是自发的来到这里唱歌。明年九月份将邀请他们到我们吉大举办一次通宵晚会。图36是他们聚集在一起唱歌的情景。
图37是厕所。这是我偷拍的一个厕所,这个厕所还算高档的。那里的女孩子“解手”时,路人可以和他们交流。厕所下面是鱼塘,人产生的粪便可以喂产蛋的母鱼。这里的人将稻草当做厕纸,而后扔在稻田里使其成为肥料。
图38是斗牛的一个场面。斗牛是一个家族的荣誉。作为斗牛的牛,将会得到最好的供养。比如喂鸡蛋、糯米、甜酒,只有这样喂养,牛打架才厉害。如果牛赢了,将是整个家族的荣耀,他们将为牛唱几天几夜的圣歌,就连女孩子也会认为赢家村寨里的男孩子是非常厉害的,都愿意嫁给他们。侗族以斗牛方式获得自己的地位。
图39是银杏树,这棵树是空心的,因此我站在树心里进行拍摄,里面可容八个人摆桌子吃饭。
图40是中国的第三大文书。第一大文书是故宫档案文书,第二大文书是徽州文书,第三大文书是锦屏文书。但我个人认为纸质文书,应排第二。它的价值远远超过徽州文书。徽州文书研究较多,但内容与具体场景对不上号,只知道文书里面的内容,如果没有了文书的生存背景、地理空间、文化空间,其价值不大,而且假的徽州文书泛滥。2001年锦屏文书被中山大学获得,他们整编后出版了20多本文书。后来,贵州省委省政府、贵州大学认为这样不利于贵州文化发展,因此,联合下文抵制中山大学对锦屏文书的控制。吉首大学这边有许多本科学子考取了贵州大学的研究生和博士,并在贵州大学从事相关工作,为吉首大学提供了许多帮助。因为我们对文书有较深研究和造诣,因此,贵州大学还邀请我们学校的老师去研究、整编锦屏文书。锦屏文书是以贵州省锦屏县为中心的清水江中下游地区苗、侗族人民长期从事以农林生产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生存、发展的社会关系历史面貌的原始记录,是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璀璨篇章。现在如果发生土地纠纷、民间案件,老百姓依旧按照文书来处理问题。目前,吉大正在研究此文书,并与当地档案馆磋商文书出版的合作事宜。
图41是刘氏宗祠。文书的出现致使此地的木材商贸空前繁荣。从明代到解放初期,大量的木材运往国外。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在此打工谋身。刘氏宗祠镶嵌着西洋文字、西洋钟表等符号,由此可见,当时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并非封闭落后,而是与世界接轨的。如今此地区却成为扶贫对象,但这属于政治性贫困,而不是真正的贫困。
在民间,人们对文字具有崇拜意义。旧时代,中国的文昌阁是用于专门焚烧人们不要的文字材料,这种民间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文化也是一样,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文化的民族,在世界6000多个民族中,中国能将自己的文化之脉传承下来很了不起。文化能给人自信和力量,它不能以金银财宝来替代,文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比如书香门第与目不识丁的平民百姓站在一起,旁人一眼便能看出他们的异同。即使他们不说话,也能从他们的状态、眼神、气息辨别出来,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当今文化的概念非常之多,在图42—43中我列出了许多文化,但也只是凤毛麟角。在百科全书中,已经收集到266种定义,仅人类学就有166种,用英文表达的就有162种,这些关于文化的定义让人眼花缭乱。
早在十八世纪,泰勒便对“文化”一词进行了定义,一个概念应该是统一的,为大家所接受的,而“文化”一词却有266种概念,由此可见,关于“文化”的定义肯定不准确,这个问题困惑我多年。为此,在一个晚上,我与我的老师、朋友相邀在吉大今朝宾馆里共同探讨“文化”一词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定义,并立志总结出一个全面而准确的定义。在凌晨我们终于顿悟了,总结出了关于“文化”一词的定义:文化是指导人类生存发展与延续的人为信息系统。也就是说,文化可以理解为是告知、训规和指导人们对社会与自然进行博弈的人为信息体系(图44)。而后我就围绕这个概念完成我所有的论著。
现在我们就围绕这个概念来谈谈文化。这个概念不是偶然的,实质上是对西方的批判,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而总结出来的。尽管中国文化的定义未能进入世界辞典,但它已蕴藏在中国传统的思想中。简而言之,文化就是教化。世界上有很多可以利用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组合、可以发扬、可以摒弃或者为人们所用,那么如何利用?这就需要“文”,以“文”用之,从而成为文化。“化”在中国古代更多涉及到未开发的、野蛮的、偏远的非主流群体和教导,这些非主流、边缘的存在也是一种资源,是可以利用的、为人所理解的把握对象,也是可以用“文”去实现的东西。因此它与我总结出的概念是等同的。
图45-47:中西文化有着天壤之别,但人类文化是一样的,都是追求生存、发展的体系。我们所说的人类文化差异是错误的,对于诸多民族而言,人类文化都是相同的。都是希望利用这样一种体系去求生存、求发展,然而人类文化事实是有差异的。为什么文化事实会有差异?是因为每一个民族所面对的自然背景、社会背景、历史遭遇、族群关系是有差异的。因此,对生存和发展所采取的路径是不一样的,就是造成文化事实的区别。为何藏族要建立大量的寺院?为何要信仰佛教、虔诚的朝拜?因为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非常严峻,必须要有一种支撑他们的力量,才能使他们坚强地活下去,这种信念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他们每年要将自己80%的酥油茶捐献给寺院,原因之一是救神保佑,之二是当青年人外出放牧时,老人、小孩就由寺院托管。岜沙族为什么没有祖坟,原因是森林就是他们的生命之源。正是这种文化事实的差异,人的生活才多姿多彩,人才活得更有价值意义。世界上没有文化的差别,只有文化事实的差异。
文化是如何产生的?文化是在开发自然过程中产生的,人类要生存、发展和延续,就要向自然获取能量,获取生存的物质,既而人类作为生命体才能存在。人的进步就在于不断认知自然、认知自然现象,包括物种、气候、水源、飞禽走兽,在认知过程中,人类才能积累知识,这些知识就逐渐建立成一种体系。人类在不断认知自然、了解自然的过程中逐步征服自然。人类的信息体系是不断的积累、发展的过程,但人类从中获取物质是有限度的,如果超过了极限,将会导致灾难。因此,人类遇到了许多困境:冰川融化、石漠化、沙漠化、水资源枯竭以及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都是人类过分地攫取自然资源,而遭遇大自然的报复。
但是人类并不可悲,因为人类可以用文化回归。一旦这种灾难危害到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的文化可以回归,可以解决某些突出的问题。如沙尘暴、洪水、干旱并不可怕,因为人类可以回归,可以用人类的智慧去治理。当然回归是一次体验,是一次知识的积累,也是对人类信息体制的一种修正和丰富。在不断地回归中,人类才发现人类文化的有效性,人类的文化在不断深入对自然的认识,不断转化成人类的信息体系。这是文化产生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方面是历史过程和族群的关系。人类的文明、知识、文化是在不断的成功与失败中而获得一种信息。历史中的战争、灾难及事故的发生,都将纳入到人类的信息中。每次战争中成功的经验,每种发明、每种工具的形成、每种技术的改进都将慢慢融入人类的脑海、信息体系之中,成为人类文化信息的组成部分。每个民族的历史过程不同,有胜利、有悲哀、有顺利、有波折,但无论是胜利的喜悦,还是失败的悲伤,这些都是财富,这些都是构成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是不容忽视的,历史是人类建构文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其次是种族关系。文化是可以借鉴、传播、吸纳的。不同群族之间有不同的经验、文化方式。群族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吸纳。群族关系的存在是人类文化建构的必然要素。假设在这个世界中只有中国汉族,那么人类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正因为世界有了不同的种族,每个种族拥有的文化可以相互影响、吸纳,每个种族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就中国来说,中国的56个民族是无价之宝,各民族的文化信息相互交流,这对于扩大中国民族的文化信息体系是非常有效的。因此,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事实历经三大过程:自然背景、历史过程、族群关系。
文化的价值:第一,人们常说社会问题就是文化的差异或者事实的差异导致人类交流和和平共处的困难。有人说,如果全世界都讲汉语,人类的沟通便轻而易举了。但如果当世界上只有一种语言或者只有一种文化事实的时候,我无法想象这个世界。文字是一种蹩脚的东西,只有语言才能把文化记录下来,文字记录语言不足15%,85%的文化事实无纪录。因此,对于这种文化资源的存在,我们不希望也不可能消失,这种文化差异将会传承下去。第二,地球提供给人类物质,它让人类不断繁衍,生生不息,地球的形成不以人类转移,人类只有在地球原有的背景上去生活,地球的差异导致人类差异,因此人类不要抱怨自己生活的环境。既然地球为人类提供物质,人类就要好好利用,避免各国冲突与战争,和平相处。第三,地球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多种多样,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的消费层次必然有差距,消费的品种是多样的。
人类在历史过程中累计的经验让人类有了决断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从文化中找到更深层的源泉。
A问:在话说文化这个主题中,您讲到关于生态方面的内容,作为学生我们也非常关注地球的生态环境,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现实问题,当理想和现实有偏差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抉择,比如:人们往往会选择物质,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很多东西,请问如何协调物质和精神之间的两者关系?
答: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五花八门的世界,因此,我们面临着很多的诱惑。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按照我们设计的目标去做,这个世界给了我们很多资源,有的人选择了就业,有的人为了提升自己,而选择继续深造,有的人为了消遣,会寻求一种更大的刺激。在文化的大背景下,人们也会不断地审视自己,从而找到自己理想的位置,当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开始反省,这样做会不会毁掉自己的人生?会不会毁掉自己的家庭?继而又返回到原点,并开始自我拷问,是去从政?去经商等等,人们又开始为自己寻找一个新的道路。因此,没有一个模式说哪一种是正确的,哪一种是错误的,哪一种是科学的。
B:刚才您讲到的都是地域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他们的这种血缘关系、族籍关系还未完全解放,那么在一个陌生社会,他们建立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如何平衡这种关系?在现代化、法制化、全球化的浪潮中,他们如何处理这种关系,比如和您在话说文化中讲到的少数民族的传统观习俗—斗牛,为了生活的更好年轻人都去打工了,面对这种现实的问题,怎么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这个问题我从两个层面回答。第一个层面:我们这个世界,人类还没有真正的认同人类,我们有人类这个词,但对于人类本质还隔得很远,至今我们还有种族冲突,还有民族之分,还有很多相互之间的不信任。人类依然是以文化为分点,以人类聚居的这个特定的方式生存。我们今天的人类没有构成整体,人类往往以文化为分野,来实现逃脱人类的法掌。第二个层面:全球是一体化,一体化是一个趋势,但它不是终结,一体化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又会演变成另一种文化,如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文化一体化,但并非都达到了一体化,就算我们到了非洲、到了美洲、到了日本、到了法国、到了美国等等,这些国家都在走一体化道路,但是每个国家的一体化道路是不一样的。日本经济非常的发达,在走一体化道路的同时,它的传统依然存在;美国是自由化国家,但它的殖民心态依然存在;而中国在一体化道路上是以东南沿海为发展格局,致使很多人“下海”,但这种格局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将来中国的发展会呈现出多元化。人类的历史过程,不是以我们的视角为总结,他将是以这个社会资源和背景,他的消失、他的困惑和他的替代的标准,不是以我们的眼睛为标准,我们能看到今天或者明天,但我们看不到后世。
C:人类文化无差异,但有文化事实的差别,那么文化事实是否属于文化?
答:文化分很多层,在文化之下,有数千种文化事实来构成文化,文化可以延伸出无数个文化差别出来,他们是一种上下关系,人类的文化只有一种,文化事实是多种;人类的文化是一样的,但人类的文化事实是不一样的,如苗族文化的事实和土家族文化的事实不同。文化是指导人类生存发展延续的思维体系,这就是文化。
D.罗老师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了藏族的牛头碑,请问藏族和苗族的牛角代表的意义有什么区别和相同点?
答:藏族和苗族的牛角分别来自于牦牛和水牛。藏族的牦牛不同于苗族的水牛,牦牛是青藏高原适应高寒地区又能够给提供人类食物的物质来源,因此我们在青藏高原能看见成群的牦牛,牦牛能在冰天雪地里也能生存。苗族在南方地区,南方的环境适应水牛生存。虽然他们的文化事实有所差异,但他们的文化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生存下去。
E.现在的文化市场是非常受欢迎的,比如湘西凤凰、张家界的民族歌舞文化演出非常火爆,当下人们对这种文化追求是怎么一种心理?
答:这种心理应该是多种的,这根据人们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对自己价值的判断的不同会有所不同。如张建永书记设计的凤凰故事,这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发展方向。他与我共同探讨过这个文化创意产业问题,而我想做的文化创意产业完全取决于当地的民俗,而且做出来之后要与周边的被开发的文化拉开很大距离,形成一种反差很大的事实存在,从而维系人们的视角,也让人们更为深刻的感受到这种文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不仅仅是迎合当今商业的需求,我们可以选择不断地回归,从而呈现出一种真实的文化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