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机构概况 | 规章制度 | 通知公告 | 通识课程 | 新闻动态 | 立人讲堂 |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立人讲堂>>正文
管理系统
友情链接
立人讲堂
修身克己,完善自我
2012-05-28     (点击: )

主讲人:尹砥廷

【摘要】

修身克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之一。对此,儒、道、释都进行了精辟的阐释,尽管各有差异,但都为世界通达和平与安宁的幸福之路提供了具体方法,是一种超时空、超阶级、超民族的人生大智慧。而修身为本,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要求首先得正确对待自我,立志磨砺自我,不断提升自我;然后要与时俱进,处理好人际关系,努力求仁克己,仁民爱物,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达到天人和谐的最高精神境界。

【关键词】修身克己;人与自我;天人和谐

首先,我要对“修身克己”进行一番解释。“修身克己”,用现在通行的语言来表述,就是提高自身的整体文化素质,即“以文化人”的意思。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人,必须要努力通过读书、实践等活动,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知识水平,使自我得以完善,从而超越人的原生状态,进入自觉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我们民族对此是非常重视的,强调修身克己,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基础和悠久的历史。

一、修身克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儒、道、释。中华传统文化,融儒、道、释为一体,互补相融。儒、道、释三家都着重对修身克己,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共同为中国传统的人文关怀,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图像。历代士大夫文人,深受儒、道、释的影响,可以说,“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修行处世,安身立命的根本大法。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的是对人自身的一种塑造,所以,我首先要谈谈:

1、儒、道、释对精神境界的深邃追索。其实,对人生最高精神境界的阐释,就是对个人如何修身的探讨。对此,儒、道、释的认识是有所差异而各具特色的。儒家讲“入世”,强调以天下为己任,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泛爱众而亲仁,是着重对自己的一种关照;道家讲“忘世”,强调清静无为,精神超脱,虚怀若谷,安时处顺,珍爱生命,也是着重对自身的一种要求;佛家讲“出世”,强调万物皆空,清心寡欲,慈悲为怀,普度众生。这些充满了人生智慧的论述,都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人与自然关系的定位取舍、人与自我的精神境界的深邃追索,都是为世界的和平安宁所开出的灵验单方。

21世纪,人类面临着种种的挑战和冲突,诸如生态危机、人文危机、精神危机等等。究其祸根,都来源于人的自私自利。因为社会是由千千万万的人所组成的,如果“人各自私,人各自利”,都只为己,而不顾其他,那嫉妒、中伤、敌视、争斗又怎能不发生呢?世界又怎么会得到安宁呢?试想,美国攻打伊拉克,他打的旗号多么漂亮,拯救全人类啦,解放伊拉克人民啦等等,但其目的还不是为了一己之利,在于抢夺中东的石油!所以,努力克服人的自私自利之心,促人修炼真、善、美的品格,关爱他人,彼此信任,相互尊重,果真能这样,社会哪有不和谐的?危机又哪会产生呢!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特别强调修身克己,强调克除一己之私,就是强调改造社会要抓根本,从本源入手,首先抑制以至全部除掉存在于人身上的动物性因子,弘扬存在于人身上的人性因子,要求人人横扫万恶之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治理好世界的目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超时空、超阶级、超民族的人生大智慧。

2、“修身为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作为文明礼仪之邦,对修身是非常重视的。《四书》中的《大学》,一开始就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曾产生过许多有关修身养性的警句格言,也传颂着许多勤于修身、严于克己的人和事。例如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一世都在致力于实践自己所提出的这个主张。他年轻时家境贫寒,为了造就自己,借住在一所寺院里读书,缺衣少食,冬天只能煮一锅稀饭充饥,冻成了冰,他就划成四块,一天两餐,每顿限定只能吃其中的两块。可想而知,真是饥饿扰人,寒冷袭身,但范仲淹却强行克制,仍专心攻读。通过努力,终于考中科举,直到做了宰相。而当他身处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位时,并没有因地位的变化而骄奢淫逸,反而更加克制自己,拿出俸禄来兴办义学、义田,全家依旧过着清寒的生活,退休了,最后两袖清风还乡,连丧葬费都没有。的确,范仲淹没有给自己的子孙留下家产,可是他那严于修身克己、一心为民的崇高精神,却成了子子孙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源泉。据史书记载,他的四个儿子都做了宰相、公卿和侍郎,个个品德高尚,舍财救济众人。到了清代,他的曾孙辈,共出了七十多个相当于部长级的传统,受到世人的尊敬。

所以,修身、克己、“成仁”、“取义”,在这一传统文化的哺育下,我们民族得以发展、壮大、得以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国家也因此成为闻名的四大闻名古国之一。也就是在这一文化氛围的熏陶之下,我们中华的优秀儿女,一代接着一代,一心为公,为国为民,身体力行,上下求索。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说“苛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成为爱国爱民的楷模。夏明翰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英勇献身。他们都把舍我为国为民的信念付诸行动,从而进入了崇高的人生境界。

3、在这里我要对当今流行的一句口头禅,发表一点意见,谈谈“实现自我价值”的正确解读。现在许多人都在谈论要“实现自我价值”,这是对的。但什么是“自我价值”?这是首先必须要弄清楚的。我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讲修身,却侈谈“实现自我价值”,那这个价值是不可能实现的。确实,人为“万物之灵”,有超过其他动物的价值,但这种原生的“自我价值”是非常有限的。只有不断修炼,才能保持并发扬善良的人性。特别是把追求物质享受和满足种种虚荣理解成“实现自我价值”,那更是大错特错。当然,人活在世上,谁都想吃好、穿好、玩好,但是一个人只拥有这些,只为这而活着,哪也就无异于禽兽了。作为社会的人,首先要穿衣吃饭,这是肯定的,但还有比这更重要的,那就是事业,就是道义,就是对真理的不断追求。司马迁说,有的人“死有重于泰山”,有的人却“轻于鸿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这就是自我价值取舍不同所带来的结果。而衡量这种价值的高和低,又绝不是以自我感觉为准,而是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经过历史的评定。所以人只有通过修身,才能完善自我,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而修身,又离不开克己。所谓克己,并不是叫人一味逆来顺受、忍让退避,更不是要人摩顶放踵,去当一个苦行僧,而是要从进德修业上严于律己、克服自己身上的弱点。譬如读书、学习、创业,就要克服怠惰之心;坚持原则,就要克服患得患失之心;见义勇为,见到坏人行凶,勇于冲上去,就要克服怯懦之心,等等。这些都是“克己”的表现,都是培养高尚人格所必须要做到的。 可是,文化大革命却推毁了我们民族修身克己的优良传统。在那个是非颠倒的岁月里,专门研究的是如何去整人,大肆提倡的是为所欲为的“造反派脾气”,相互比试的是看谁个打砸抢厉害,最吃香的是“头上长角,身上长刺”、专斗别人、专刺别人的“革命小将”。现在回想起那段往事,真是心有余悸。文化大革命所留下的影响真实太恶劣了,至今仍阻碍着国民素质的提高与社会公德的树立。

朋友们,青年时期,是接受德育、修养品性的最佳年龄阶段。青年是社会的未来,是人类的希望,肩上所负使命可谓任重道远。对于修身克己,完善自我,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这话就是说,修身克己是一辈子的事,而且在少、壮、老三个年龄阶段,“克己”各有各的着重点。对年青人来说,“血气未定”,即身体发育不完全,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塑造自己的大好时光,应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习和事业的努力奋斗上。在这一时期内,人的生理机能蓬勃发展,心理状况不断趋于成熟。但好奇心强,涉世不深,特别是对男女之事,更是知之甚少而考虑不周,所以孔子强调应“戒之在色”。这里的“色”,指声色和女色两个方面,即克制贪玩以戒声色,防止淫乐以戒女色。这话说得多中肯!现在,因要求自己不严、意志薄弱而走向堕落和人还少吗?那些凡事都要以我为中心、任性妄为、情绪一激动就走极端的人,最后不也是自食其果吗?所以年青人学会有效地克制自己,实在是太重要了。要知道,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的任性与纵欲程度也正呈现出攀升之势,不能不高度警惕啊!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构筑起一道道防火墙,通过修身克己,来不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二、我要讲讲修身克己的实质问题。修身克己实质上就是处理好人与自我的关系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在世界上,必须和他人打交道。那么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他人,怎样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这就成为文化与人生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在对待人与自我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修己安人”,通过自我完善,是要求自己,而不是去强求别人,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既然如此,这就要求:

1、正确对待自我。要正确地对待自我,首先必须要认识自我,走出自我盲区,进入自我明察之中。但有的人总是自我感觉特别良好,经常沉醉在自恋、自赏的幻觉里,总是将别人当面的恭维、逢迎、捧场实为全部的评价,因而自满自足、自高自大、不可一世,颐指气使,根本不能正确对待自己,这是一个极端。另一种则是自卑、自*、自惭形秽,总是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因而消极悲观,彷徨苦闷,畏缩不前,这同样是不能正确对待自我,错误在于不知自我潜在的能力。这两个极端我们都要抛弃。只有正确对待自我,只有正确处理好人与自我的关系,才不会影响自我判断,才会从“自恋”、“自赏”中猛醒,从“自卑”、“自*”中奋起,积极地去自我开拓,使我们不枉为人,不虚此一生。

2、要完善自我,那就必须人小立志磨砺自我。《周易大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象》)这是中国人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也是人类在认识自我之后首先要建立的安身立命之说。据此,孔子曾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又说:“刚毅木讷近仁”。在孔子看来,作为人,特别是年青人,首先得立志,要有历史的责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努力效法天体运行,健动不止,刚毅有为,为实现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

同学们,回想世界上凡是创造出丰功伟业的强者,可以说都是从小就胸有大志的人。因为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理想是征途的路标,立志是成功的桥梁,如果一个人压根就不想干一番大事业,他怎么可能战胜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奋斗不止,从而登上光辉的顶点呢?请记住,高尚的追求,会使生命变得壮丽,会使精神变得富有,会使事业变得辉煌。《恰同学少年》这部影片同学们可能都看过,它告诉我们,毛泽东进入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之前,视野和心胸也很受局限,不是一个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最终成为我们最敬爱的伟大领袖,就在于他从小胸怀国家和民族的远大抱负,就在于他具有十分强烈的求知求新的欲望和不同凡响的个性以及不甘服输的精神。读书期间,青年毛泽东在远大志向的激励下,广泛求知学习,刻苦锻炼身体,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磨练意志以苦为乐,使自己的品格和才能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事实告诉我们,毛泽东是伟大的,但毛泽东的伟大是从小立志磨砺、逐步地成长起来的。年轻的朋友,请你们记住,如果你要引人注目,就要立志使自己成为一棵大树,傲立于大地之间,而不是做趴在地上的一棵草。你见过谁踩了一棵草,会抱歉地对草说:“对不起”吗?所以,你们要从小立志使自己成为一棵参天大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才不会枉此一生。

3、艰苦奋斗提升自我。人的一生,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坎坷的,有得有失,有顺有逆,有进有退,有荣有辱。一般而言,顺境易处,逆境难为。那么,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顺境和逆境,这就关系到事业的成功和理想的达到。我们一定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处顺,自我,不要骄傲;处逆,鞭策自我,不要气馁。善于识别诱惑,勇于迎接挑战,敢于面对困难,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孔子成为千古圣人,就在于他能在逆境中奋起,他一生艰苦奋斗,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困厄万端。但他却苦苦追求,乐此不疲。颜回箪食飘饮,穷居陋巷他也也乐其中。说实在的,这事本身是毫无乐处可言的,但孔子、颜回却能在艰难困苦中积极进取,努力奋斗,有所作为,终于化解了身处逆境和物质匮乏所造成的困扰,体司到了一种理性的愉悦。这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传颂的“孔颜乐处”。这种快乐,在于扬弃了外物之累,超越了外弛之心,体认到了个体自身的内在完善,是真善美高度统一的、自由人格的具体体现。我想,在物欲张扬,精神式微的今天,提倡艰苦奋斗,讲讲孔子颜乐处,对我们是会有所帮助而具有现实意义的。

三、我想讲讲修身克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天人和谐”是修身克己的最高境界

在我国传统的“天人和谐”思想中,“天”的含义是双重的,有时指上帝,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指的大自然,即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中国的天人之学,探索的就是人生意义问题,即人与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我现在是从修身克己,实现人生价值这个角度,对“天人和谐”作诠释,所以主要是讲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这具体体现在:

1、与时代同步前进,是人生最高境界的一种存在形式。《易传》说:“天地交泰。”(《泰象》)认为人生活在天地之间,既要遵循自然法则,又要自强不息,不断前进,有所作为,这样才能与天地相合,达到天人和谐的最高境界。换句话说,人生在世,必须与时俱进,作生活的强者,特别是年青人,应该争作时代的先锋,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法国作家左拉说:“生活中唯一的幸福就是不断前进。”他曾忠告过人们:“要前进,永远前进,跟随永不停息的生活前进。”这是因为生活的幸福全在于创造。试想,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赶不上生活步伐的人,又怎能在生活中有所创造,又怎能获得生活的幸福呢?试想,一个回避现实的人,又怎能有高境界的理想?

现在,我们面对现实,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改革开放,使我们的国家蒸蒸日上,使我们的民族青春焕发。所以,与时代同步前进,就是实现人生的最高价值,这应该视为我们的生活准则和生命的光彩。年轻的朋友们,踩着时代的鼓点前进,永远前进!

2、达到人生最高境界的方法是什么?“和而不同”是通达人生最高境界的基本方法。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和”与“同”是中国文化所关注的一对含义不同的范畴。所谓“和”,就是众多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所谓“同”,就是简单的同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认为有道德有学问、修养极高的人,能汲取别人的有益思想和长处,纠正自己的错误和克服自己的短处,说话、行事,力求公允正确,绝不肯盲从,这叫“和而不同”;而小人只会随声附和,从不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人云亦云,这叫“同而不和”。

中国文化十分重视人与人和睦相处,待人诚恳,互相关心,与人为善,推己及人,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而不同”,就是主张对不同意见,不同事物,持宽容态度,“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提倡“厚德载物”的博大精神。就待人处世的方法而言,就是一要有独立见解,绝不随声附和;二要尊重别人,求同存异;三要通过协商方式,增进共识,取得双赢。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如此,那么,诚信友爱、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和谐人文环境,就会孕育出人的无穷生命活力,全社会的创造力就会得到充分发挥,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就会充分涌流。

3、要谈谈人生最高境界的基本内涵这个问题。“仁民爱物”是人生最高境界的基本内涵。“仁”的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仁”在各种道德中不仅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德目。而且在世俗道德生活中也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仁”即是道德规范,又是区别善恶的标准。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都要用“仁”这把尺子加以衡量。那么,“仁”是什么呢?孔子认为:恭、宽、信、敏、惠,“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所谓恭,即庄重、和顺、自尊;宽,即宽厚,责己严而待人宽;信,即诚实,讲信用,不说假话;敏,即勤快、认真;惠,即慈惠,乐于助人,成人之美。这五条都做到了,那就是真正的“爱人”,即具有了“仁”的品德。这样,就会推己及人,就会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宽广情怀和安老怀少的社会风尚,形成社会生活中浓烈的人文情怀和生活情趣。

所以,求仁克己,“仁民爱物”,是追求人生价值的最高精神境界。而这种境界,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人人都可以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这就是说,一个人想树立仁德,想做善事,那“善”就在你的身边,只要你有一份真诚的从善之心,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积善成德,你就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纸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如果人人都这样做,人人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我们这个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关闭窗口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06.8 首页 [吉首大学素质教育中心](http://szjy.js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0743-8312916 电子邮箱:jdszjyzx@163.com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