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机构概况 | 规章制度 | 通知公告 | 通识课程 | 新闻动态 | 立人讲堂 |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管理系统
友情链接
新闻动态
四嘉宾“立人”读书沙龙谈“鲍勃•迪伦获诺奖”
2016-10-20 张欣 杨颖  吉首大学新闻网   (点击: )

   10月19日晚,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刘泰然博士、林铁博士,湘西州青年作家黄摩崖,《团结报》记者欧阳文章做客第32期“立人”读书沙龙,畅谈年逾70的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为什么夺得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田茂军、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副社长郭发仔及校内外80余名书友前来参加。沙龙由胡建文副教授主持。

图为沙龙现场   孙立青摄

  1941年少年时期的迪伦便显示出音乐天赋,10岁时迪伦自学了吉它、钢琴、口琴等乐器。1961年,鲍勃•迪伦从明尼苏达大学辍学,开始专心致力于歌唱工作。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称,鲍勃•迪伦“在了不起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

  黄摩崖认为鲍勃•迪伦音乐中的歌词具有很强的文学感召力。针对歌词属不属于文学的争论,他认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林铁强调,鲍勃•迪伦作品早已超过文体概念。他的歌词展现出一种反抗,怀疑,不依附,渴望自由的精神;欧阳文章用“意外而又合理”评价了鲍勃•迪伦获诺奖。他说,新媒体时代海量信息的冲击下,诺奖影响力也随之下降。为了保持其影响力,它需要“制造意外”,以获得媒体、大众和全世界的关注,而“合理”之处则在于这次评奖属于文学回归,是对文学原本样式的尊敬;刘泰然提出了三点看法,一是认为不能将鲍勃•迪伦简单视为民谣歌手,他是一个长年坚持创作的完整的创作者,二是在文化的历史变迁中,精英文化压抑了口语化文学,而鲍勃•迪伦作品包含了传统文学,是生活中的文学,三是鲍勃•迪伦不仅扎根于民间文化,还与书面文化紧密联系,象征和隐喻写作手法暗含歌词当中,流露出一种安静而又锋芒的气息。

  互动环节中,在场嘉宾与学生就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创新、价值、意识形态等进行了交流讨论。专程从成都赶来参加沙龙的郭发仔说,“立人”读书沙龙不仅在校园内倡导一种读书风气,还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带动大家回归到文化生活。

图为出席沙龙的领导、嘉宾与书友合影   孙立青摄

关闭窗口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06.8 首页 [吉首大学素质教育中心](http://szjy.js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0743-8312916 电子邮箱:jdszjyzx@163.com 后台管理